晨光透过百叶窗洒在解剖报告上,郭建峰的死亡时间线被红色马克笔标出。李明站起身,将证物照片收进文件夹:“我马上安排排查金世金融的女性客户,特别是血型B型、近期领取过定制钢笔的。张林,辛苦你再做一次组织切片,看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否符合注射路径。”
“放心,”张林揉了揉发酸的肩膀,“另外,建议查一下大厦周边的药店,地西泮属于管制药物,凶手可能通过非法渠道获取,比如网上购买或从医院外流。”
李明走到门口又折返,目光落在解剖台上的碎钻耳钉:“那个穿红裙的女人,既然敢在监控下露面,要么是自信不会暴露,要么是故意误导视线。”他顿了顿,“但不管怎样,她留下的每一件物证,都会成为钉死她的钉子。”
一组人查监控的同时,李明亲自带人人调查郭建峰的人际关系。
又是命案当中确认了死者身份的好处死者被杀一定是有。什么关系在里面的。凶手杀人必须是有动机的,无论是为财杀人为情杀人很少会出现反社会人格,随便杀一个不认识的人,而且这种案子也不一定会出现在东川,在国内来说类似于这样的案子还是比较少的。
所以郭建峰的死一定是和他从事的工作或者说是生活有关系的,通过调查郭剑峰的人际关系,能够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。
第二天上午九点,金世金融公司32层的会议室里,李明带着侦查员小张逐一约谈郭建峰的同事。玻璃幕墙外春雨淅沥,会议桌上摆着郭建峰的工作照——穿深蓝色西装,领口别着金色钢笔,笑容温和中透着专业感。
“建峰啊,他是我们部门的明星员工,”市场部总监陈宇转动着咖啡杯,“去年拿了年度销售冠军,帮客户赚了不少钱。为人低调,从不抢功,上个月还把晋升机会让给了新人。”他指着办公区角落的绿植,“那盆琴叶榕是他从家里搬来的,说办公室太压抑,要添点生气。”
“他平时和谁走得比较近?”小张翻开笔记本。
“跟财务的林雨彤走得挺近吧,”陈宇犹豫了下,“不过就是正常同事关系,林雨彤下个月订婚,未婚夫是外企高管。建峰经常帮她处理客户理财方案,两人加班到很晚也是常事。”
第二位进来的是实习生王璐,抱着文件夹的手微微发抖:“峰哥人特别好,我第一次做客户尽调,报表格式弄错了,他帮我改到凌晨三点,还请我喝奶茶。”她咬着嘴唇,“他说等我转正,要带我去见第一个大客户,现在……”声音渐渐低下去。
“他有没有提起过家庭情况?”李明注意到王璐袖口的金世金融定制袖扣。
“只知道他单亲家庭,妈妈在老家开杂货店,”王璐抹了下眼角,“去年他妈妈住院,他白天上班晚上陪护,连续半个月没睡好觉,业绩居然还没掉下来,大家都叫他‘铁人’。”
第三位是风控部的老员工张立,衬衫领口磨得发白:“郭建峰这人太较真,上个月有个客户想违规操作,他硬是没给通过,得罪了销售总监。”他压低声音,“不过事后总监在例会上表扬了他,说公司就需要这种原则性强的人。”
“那个客户后来有没有找他麻烦?”小张追问。
“能有什么麻烦?”张立摊手,“金融圈就这么大,大家都是体面人。再说建峰手里握着几个大客户,总监还要靠他冲业绩呢。”
第四位是行政部的刘敏,抱着一摞考勤表坐下:“郭建峰从不迟到早退,连病假都很少请。上个月他发烧39度,还来公司交客户资料,说‘不能让客户等’。”她指着考勤表上的红笔标记,“你看,他的加班时长是部门最长的,但从来没抱怨过。”
“他和其他部门有矛盾吗?比如和技术部?”李明想起大厦物业的电线领取记录。
“技术部?”刘敏摇头,“他连复印机怎么用都要问我,跟技术部没什么交集。哦对了,他上周帮林雨彤修过电脑,说是中了病毒,折腾了一下午。”
第五位是保安部的老周,负责楼层巡逻:“郭先生啊,总是笑眯眯的,路过保安室会跟我们打招呼。有次我孙子想买学区房,他专门做了份理财方案,分文不收。”他掏出皱巴巴的纸张,“你看,就是这个,他说按这个存,三年就能凑够首付。”
“他最近有没有异常举动?”李明接过纸张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基金定投计划。
“没觉得啊,”老周挠头,“就是上周吧,他在停车场跟一个穿红裙的女人吵过架,声音挺大的,我远远看见那女的甩了他一耳光。”
这句话让李明和小张同时抬头。“穿红裙的女人?”小张追问,“看清楚长相了吗?”
“戴着墨镜呢,”老周眯起眼,“不过身材跟林雨彤有点像,都是瘦瘦高高的。郭先生捂着脸进了电梯,后来我问他怎么回事,他说‘家里人闹脾气’,让我别声张。”
第六位是清洁阿姨吴姐,提着消毒水走进来:“小郭啊,特别懂礼貌,每次路过都会帮我扶着门。上个月我老伴住院,他悄悄塞给我两千块钱,说‘就当是预支的清洁费’。”她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信封,“我想还给他,可现在……”
“他平时在办公室吃东西吗?”李明注意到吴姐袖口的“云端西餐厅”纸巾。
“偶尔点外卖,”吴姐点头,“最爱吃云端的七分熟牛排,说那是‘成功人士的标配’。有次我收拾他的垃圾桶,看见外卖单上备注‘多放黑胡椒酱’。”